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实录 | 应急管理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05IP属地 湖北1

谢谢这位记者提问。近年来,应急管理部大力推进全国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目前,已经建设完成覆盖全国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共有100多万人。针对人员更替频繁、能力亟待提升这些短板问题,我们以提升业务能力为主线,以强化保障激励为突破口,以有效发挥作用为目标,充分发挥灾害信息员第一现场哨兵作用。

一是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升业务能力。增强知识储备。健全分级培训机制,每年组织师资培训,指导地方开展业务培训,基本做到了全员覆盖。提升主动报灾意识。编制出版了一系列的培训教材,开发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开展技能大赛,不断提升主动报灾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加强日常业务指导,强化险情灾情研判,熟练运用报灾系统,逐年提升报灾时效质量。
二是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着力引导健康发展。加强顶层设计。我们联合有关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灾害信息员的来源构成、数量布局、职责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注重建章立制。指导各地普遍出台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推动依规有序开展工作。信息化助力。建设全国灾害信息员数据库、智能外呼平台,以信息化推动队伍规范化、精准化管理。
三是在队伍保障上下功夫,着力激发队伍活力。强化装备配备。我们联合通信运营商提供优惠套餐,推动各地配备计算机、移动报灾终端、救生衣等一系列装备。落实津补贴。推动江西、浙江等地落实全省灾害信息员的津补贴,平均每人每月100元,指导福建等地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完善奖励鼓励。借助主流媒体,持续广泛宣传一大批先进典型事迹。
四是在队伍使用上下功夫,着力发挥第一现场哨兵作用。报送突发灾情。全国乡镇以上灾害信息员年均统计报送数十万条灾情信息,今年以来,已经累计报送了39.4万条。有一些例子很感人,6月22日,安徽歙县新溪口乡突发洪涝灾害导致“三断”,灾害信息员第一时间前往20公里外的邻乡,借用电话第一时间报送灾情。排查风险隐患。基层灾害信息员身处一线,传递预警信息,排查风险隐患,协助转移群众,避免人员伤亡。7月1日,湖南平江童市镇芭蕉村突发山体滑坡,形成了堰塞湖,当日16时前,当地灾害信息员协助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幸好转移得早,晚上19时山体滑坡把11间房屋夷为平地,32人幸免于难。
面对日益复杂严峻极端的灾害形势,各级灾害信息员克服灾区交通、通信不畅等困难,认真履职尽责,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此,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敬意,也希望社会各界多关心、多爱护、多宣传他们,营造尊重关爱灾害信息员的良好氛围。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湖南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7月8日晚决口已成功合龙,能否介绍一下此次决口封堵的有关情况?谢谢。

范朝晖

感谢您对这件事的关注。前段时间,湖南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牵动着大家的心。此次决口,一是宽度大,达226米;二是水位深,平均水深约9米;三是环境复杂,现场道路狭窄、位处偏远,保障困难、工程量大。各方力量快速响应、密切协同、攻坚克难,连续奋战三昼夜,提前13个小时实现了决口合龙,共同打赢了这场决口封堵的硬仗。在组织实施中,注重把握了“四个做到”。

一是做到闻灾即动、专业用兵。7月5日17时48分,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了决口险情,应急管理部接报后第一时间响应,连夜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应对工作,并部署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中国安能)立即出动。20时30分,指挥组和专家组人员到达现场,受领任务、对接工作;工程救援长沙基地50人、装备30台,22时45分到达现场。当决口不断扩大时,23时,我们迅速增调预置在洞庭湖周边的直升机3架、水上工程救援船长沙号,抽组跨省区工程抢险力量300人紧急驰援,同时会同湖南省有关方面研究论证制定决口封堵方案,为科学处置提供专业支撑。

二是做到立体封堵、联合行动。采取陆、水、空一体联合的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有效提高了封堵效率。陆上行动,以中国安能为主力,投入350人、98台套装备,运用机械化双向立堵的战法,人停机不停,执行陆上封堵任务;水上行动,运用大型驳船、水上工程救援船、水下测绘艇等船舶,执行块石运输、砂石打包、水情勘测、水上封堵等任务;空中行动,3架直升机飞行15架次,多型号无人机不间断保障,执行空中巡查、转运人员、投送物资、侦察监测、应急照明等任务。这次采用水陆空一体联合作战的战法封堵决口,也为应对重特大洪涝灾害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是做到堵防统筹、多线协同。在第一道防线实施封堵的同时,持续强化力量调度,同步对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加密频次开展堤坝的巡查防守,发挥“老把式”作用,强化专业人员技术指导,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及时对接灾区的救助需求,调拨急需物资,做好转移群众的安全管理和安置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四是做到科学研判、堵排衔接。团洲垸积水内涝严重,如果不及时排出,长时间浸泡会对堤防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对此,应急管理部强化分析研判和力量预置,在决口临近合龙之际,统筹调派排涝力量实现增援,协助地方开展积水抢排任务,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目前,排涝工作正在有序紧张进行,截至今天上午9时,累计排水2000余万立方米。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们知道,现在主汛期尤其是“七下八上”快来了,这个情况下,防汛方面有什么样的情况?包括重点地区以及自然灾害风险有哪些?该如何防范呢?谢谢!

徐宪彪

谢谢这位记者的关注。前面也介绍了,再过两天就到7月15号,也就是我们国家要全面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从7月15日到8月15日这一个月。那么前期气象和水文部门对盛夏(7、8月份)的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东部地区降雨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比较明显。长江中下游洪水预计7月中旬将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未来淮河流域、松辽流域、海河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均有可能出现较重汛情;同时,当前已经进入了台风的高发期,主要影响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台风北上影响北方的可能性较大。

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以后,未来的降雨和前一阶段的降雨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一是降雨强度比较大,再一个是影响范围比较广,另外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所以,我们从两个方面强化,一方面,就是把流域性的洪水防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果做不好流域性的洪水防范就会导致范围比较广、损失比较重的局面。所以,我们把防御江河流域性洪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更加突出防汛薄弱环节的防范应对,特别是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内涝。主要是做好人员转移,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未来一段时间,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责任措施,重点是抓好五件事:

一是压紧压实防汛的责任。这个责任始终是我们要紧抓不放的事情,特别是要持续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层层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督促各地各级各类责任人及时下沉一线、靠前指挥。

二是滚动开展会商研判。也就是充分发挥各级防指的统筹协调作用,滚动开展多部门的联合会商研判,强化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关口前移;同时,通过研判分析,及时做出针对性强的安排部署。

三是坚决果断转移避险。尤其是要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特别是乡镇这一层级的临灾预警“叫应”和跟踪反馈机制,同时落实好山洪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双控,因为前期发现有些地质灾害不在隐患点名录里,所以要扩面转移。及时采取“关停撤转”等刚性措施,坚决避免人员伤亡,尤其是坚决避免群死群伤的发生。

四是全力以赴抢险救援。继续发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主力军作用,还有各级专业队伍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提前预置布防,备足抢险物资,同时强化应急通信保障,高效高质完成险情处置、搜救解困和通信保障等重点任务。

五是继续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指导和支持。包括及时针对重点地区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会同有关部门快速下拨抢险救灾物资和资金,向防汛一线、抗洪一线调派工作组、和专家组,全力支持指导地方开展防汛抢险和抗洪救灾工作。谢谢。


经济日报记者:

  近期,我们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多次调拨了大量中央救灾物资,请问围绕做好救灾物资保障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陈胜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累计调拨了39.7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协调有关企业和社会组织援助了100余万件生活类救灾物资,全力保障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主要紧盯四个方面的急需开展工作:

一是紧盯灾区急需,全面实施救灾物资前置储备。加强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将中央救灾物资向多灾易灾的地市级前置储备。同时,指导省、市、县等地方各级将救灾物资层层前置、逐级下沉,压缩保障层级,提高物资调运保障时效。

二是紧盯群众急需,不断优化救灾物资品类。今年以来,在广泛听取受灾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新增采购了新型防寒服(含儿童款)、家庭应急照明灯、新型取暖炉、合成灶等中央救灾物资。针对夏季洪涝灾害的需求,及时调拨夏凉被、毛毯、毛巾被、家庭应急包等中央救灾物资。按照各类物资科学配比整装化保障,更好满足灾区安置救助需要。

三是紧盯巨灾急需,加快建立多元保障渠道。加强实物储备,中央层面立足应对两场重特大灾害保障需要,各地储备满足本地二级响应所需物资,在这个基础上,强化极限思维,着眼应对巨灾的物资峰值需求,加快建立多元保障渠道。协调工信部编制了防灾减灾救灾应急工业产品目录,推进建立救灾物资产能保障机制;同时,建立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特别是针对保质期短、不耐储的食品、饮用水等生活必需品,协调有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筹集支持,形成救灾工作合力。

四是紧盯投送急需,健全物资快速运达联动机制。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建立24小时值班值守和联动响应机制,会同交通运输部,针对跨省中央救灾物资调运开通免高速通行费绿色通道,推动建立救灾物资“最后100米”分发保障队伍,确保中央救灾物资省内最快6小时内运达,跨省12—24小时运达。谢谢。

主持人 申展利: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来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