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
3天破千万,不愧是夏秀才
2025-09-01IP属地 湖北2

由赵曙光领衔主演的《夏雨来》已于8月16日全国公映,影片上映三天票房就破千万,深受汕头观众的喜爱。8月20日,记者走访电影院了解到,电影院加大排片量,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引发三代人的观影潮

潮汕方言古装悬疑喜剧电影《夏雨来》由赵曙光、连莘、方莉莉、谢佩霏等潮汕戏剧界的新老演员领衔主演,影片集结了1995年电视剧版原班演员,台前幕后也是纯正“家己人”阵容,呈现最地道的潮汕喜剧风味。电影《夏雨来》主演赵曙光表示,以前的夏雨来大多关注鸡毛蒜皮的事,而现在的夏雨来,创作团队在创作时有了很大的飞跃,从宏观来说,表现出潮汕人的一种精神,就是对根的认同,是潮汕人平时说的“家己人”,展现出他的家国情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905872.jpg" />

“夏雨来”这一角色在潮汕地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电影《夏雨来》历经四年精心筹备,一上映就引发了潮汕老中青三代人集体出动观影,这也是潮汕人对本土文化的高度认同。“天生我夏雨来,人称我夏秀才……”熟悉的旋律一响起,瞬间唤醒几代潮汕人深藏心底的乡愁。在横店电影院,《夏雨来》上映这几天,影厅内常常座无虚席,甚至黄金场次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905592.jpg" />

记者看到,许多年轻人带上家人去电影院感受潮汕电影和潮汕话的氛围。84岁的张奶奶高兴地走进电影院看《夏雨来》,老人说:“今天孙女带来我看电影,很多年前看过电视剧《夏雨来》,‘石磨罚吕担去担登来’,印象深刻,特意来支持汕头的电影。”观众辛女士带着父母和孩子一家三代人一起来看《夏雨来》。“电影中有很多潮汕的俗语,给孩子看挺好的。潮语是我们的方言,不能忘记。希望《夏雨来》能出第二部,我们继续来支持。”

电影院加大排片量

《夏雨来》作为一部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本土喜剧,在潮汕地区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据数据分析,影片在全国公映,其中潮汕三市的观影热情尤为突出。汕头的影院也通过加大排片量,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最近有年轻人,有三代同堂,也有很多企事业单位包场过来看《夏雨来》这部电影。”横店电影院店长卢亮表示,“《夏雨来》在我们影院的排片占比约30%,在同期热门影片中占比比较高,每天上午十点多开始平均一小时开一场次,场次密集。从这几天的票房成绩来看,它的口碑极佳,上座率很高,观众好评不断,具备相当的票房潜力。”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905682(1).jpg" />

潮语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夏雨来》这部潮语电影正在全国院线精彩上映,电影的受欢迎程度,不仅彰显了潮汕文化和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为弘扬潮汕文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天美国际影城店长李健亭对《夏雨来》这部电影的票房充满期待。李健亭说:“这部影片有英歌舞等潮汕民俗元素,电影上映三天票房就冲破千万,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它的潜力巨大。针对影片的热度,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了该片排片量,全天每隔一个小时就有一场,同时我们也推出了最亲民的票价活动,满足不同需求的观众。这部具有浓烈潮汕喜剧风味的电影,适合全家人一同观影,重温30年前的这份记忆,为本土电影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掀起“电影+文旅”热潮

《夏雨来》电影中融入了英歌舞、龙舟、木偶戏等潮汕非遗及古色古香的祠堂、古寨,让潮汕观众倍感熟悉和自豪。原来,《夏雨来》在汕头拍摄期间,曾在位于澄海区的陈慈黉故居、永宁古寨、樟林古港等地取景。近年来,知名影片如《四海》《暴风》等纷纷选择在汕头取景。在大荧幕上出现的汕头小公园、南澳岛等景点,也引发各地游客争相来汕头打卡,掀起一轮“电影+文旅”热潮。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905232.jpg"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906912.jpg" />

此外,《爸,我一定行的》《带你去见我妈》,以及近期在汕头路演的《小鸽子的家》,展现了潮汕本土文化与家庭情感,潮味浓郁。值得一提的是,从《爸,我一定行的》《带你去见我妈》到《暴风》,潮汕题材的院线电影越来越多地采用以潮汕方言为主的语言形式。在《我的潮汕妈妈》《番客》和法国动画电影《陈小姐的森林》中,导演甚至将潮汕方言贯穿全片。年轻一代的观众对自己的家乡文化有了高度的认同感。观众林女士回忆儿时曾经看过碟片版的《夏雨来》,她认为,《夏雨来》这部电影对弘扬潮汕文化,以及文旅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潮汕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电影来宣传潮汕文化。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906232.jpg" />

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中国进步电影先驱者蔡楚生均是从汕头走出去的,他们也激励着一代代青年电影创作者不断推出好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以电影短片为主要构成的潮汕电影作品已有超100部。近期,在广东省“影视政策十五条”的政策春风下,郑正秋故里——潮南区成田镇上盐村以电影文化激发“百千万工程”新动能,推出上盐电影村的“文化兴乡计划”,推介潮汕地区作为新兴影视取景地的独特魅力,向全球影人发出共创“潮汕影乡”的盛情邀约。我市也即将推出《汕头市影视产业服务措施》,其中包括加大资金扶持激励、强化数字资源赋能、提供拍摄场地支持等,去赋能汕头影视产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906222.jpg" />

据市电影行业协会秘书长林泽群介绍,汕头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电影文脉传承悠久,特色景观资源丰富,潮汕文化元素独特,这些都是影视创作中能够展现差异化风格的亮点元素。近年来也有不少电影在汕头取景拍摄,带热了像南澳岛等取景地的文旅热潮。他期待更多年轻的电影人通过潮汕方言电影,把潮汕文化中的团结、拼搏精神传播到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