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雨
2025年7月28日-8月3日这一周,继续延续了上一周专利池成为热点的特点,一些池的声明引发了市场对于专利池完全可以市场自我调节,以市场自发的方式解决许可费高低争议的关注。此外,双边许可本周迎来一些重要的事件,表明这种模式下,市场的自我调节也在持续发挥作用,并未完全失灵。从政策和宏观角度,美国特朗普政府酝酿所谓的”专利税“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批评之声占据多数;欧盟则正式宣布撤回标准必要专利的改革。中国企业本周表现亮眼,在美国和欧洲的典型案件中,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最高人民法院在实用新型专利上的一系列举措,为中国市场注入了更加清晰的边界,有利于实用新型制度的改革。
以下汇总内容基本来自于PRIP(企业专利观察)本周在微信、头条、百家平台发布的19篇文章、PRIP海外版Substack发布的7篇文章以及知识星球收录和原创的52篇内容。
1. 焦点事件一:专利池的主动降低费率,与高调宣传
本周二,欧洲专利池管理机构Sisvel宣布降低WiFi 6“企业级”许可费率,从最初的3美元(3.6美元)降到1美元(1.2美元),如果断章取义的话,有些人就会认为,既然这个专利池可以大幅度降价,那么所有专利池都存在降价的可能,如果不降价,就是专利池的问题。实际上,这就要看Sisvel此次降价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所谓降价,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之前的费率不被市场认可,无法形成有效的签约,或是遭遇了被许可企业的普遍抵制或引发诉讼。至于是否会有法院在判决中认为这是一个不FRAND的费率,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综上可以看出,这就是市场自我调节的问题。事实上,Sisvel该专利池占据更多许可费来源的面向消费产品的许可费率一直没变维持在建池之初的0.5美元(0.6美元),并已经成功签署了30多家,说明该费率是获得市场认可的。因此,这个降低费率只是在一个小众许可市场的降低,很难说具有普及推广的意义,这种难以达成许可的专利池费率的降价,和已经达成众多许可的专利池相比,是没有可比性的。本周四,近来关注度比较高的Access Advance的VDP专利池,也发布了一份声明,邀请了六家企业谈感受,其中有五家都是中国企业,可以说这是中国企业首次集体声援一个国际专利池。如果我们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这一举动背后,其实质同样涉及到竞争性专利池的费率和规则的自我调节问题,而且这种调节和费率的关系目前来看是有望通过市场自发来自我修复的,其核心要旨与Sisvel调节不被市场接受费率的举措,如出一辙。
2. 焦点事件二:InterDigital获得历史最高许可订单——10.5亿美元
本周二,美国InterDigital公司在发布季报的前两天,宣布了一项重要的签约,在经过两年半的仲裁之后,InterDigital与三星签署了一份八年10.5亿美元的合同,金额超过了之前InterDigital与签署的七年9.5亿美元的合同,且比之前三星的协议增长了67%。从这一点来看,InterDigital和苹果这两家美国公司都成为赢家,输家只有三星。因为苹果和三星同样是每年2亿部手机的销量,但是苹果的利润率要远远超过三星,然而从现在的支付许可费来看,三星和苹果几乎相当了。这份仲裁的背后实际上是削弱了盈利更强的一方要支付更多许可费的立场。这也使得本周四InterDigital在季报上高调宣布了自2021年以来已经达成了40亿美元的战绩,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双边许可达成的。而PRIP对InterDigital过去20年披露的10%以上许可费的名单,也绘制了一幅手机行业许可费变迁图,从最早的日韩欧美,逐步向中国转移,并估测了近两年联想和OPPO与InterDigital达成和解支付的包括追赶许可费在内的都超过了亿美元,从长期来看,与小米等体量的公司每年要大约支付6000万美元左右的许可费是有的。另一个典型的双边许可代表——,在本周四也发布了季报,其中明确表示与华为的续约还没完成,除了与中国传音达成4G/5G的全面许可之外,高通还与另外两家中国企业完成了续签。
3. 焦点事件三:特朗普的“专利税”
特朗普现在的工作节奏,和大家对于深圳的印象是完全一致的——搞钱,搞钱,还是搞钱。于是,“专利”也成了可以收税的项目。本周一,《华尔街日报》最先披露了美国商务部正在谋划的针对上万亿美元价值的专利,希望征收1%-5%的费用,这样就可以有数百亿美元的国库入账。但是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凡是专业人士,几乎全部都是批评的声音。主要在于,普遍认为专利价值难以评估,美国历史上从未开展过此类工作。而且一旦实施,那些本来申请专利就为了防御的企业,很可能就主动放弃了。据说已经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开始了具体实施的讨论,想必未来一段时间,这个举措会继续成为全球的热点。
4. 焦点事件四:欧盟正式撤回SEP改革提案
本周四,欧盟证实了已经撤回了包括人工智能和标准必要专利的两份改革提案。受此消息影响,支持SEP改革的组织FSA、IP2Innovate和ACT等都发布了官方声明,对此表示遗憾。一些欧洲议员甚至要以此起诉欧盟。足见这项改革背后牵扯的利益相关方之复杂。而欧盟在今年2月和7月先后作出预计撤回和正式撤回的决定,恰恰发生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欧洲和美-欧签署贸易协定之后,因此很难说这个决定的背后,没有美国的影子。
5. 焦点事件五:中国最高院对实用新型的关注
本周,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对实用新型专利的两连发,让人对实用新型制度的进一步改革看到了希望。先是最高院发布了“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体”的典型案例,接着对专利权评价报告的地位问题作出了批复,回应了社会上的疑问,两项举措都是积极的。未来,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能否从司法上作出进一步的改革,更加有利于中国真正的创新实体利用好政策和制度的福利,而不是制度被滥用,就成为关注的焦点。
6. 中国企业在海外
本周,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上一些典型案例。一是中国锂电池企业在德国被发出了第三份禁令,但是在其本周香港IPO的招股书中,却明确表示没有重大知识产权诉讼。二是美国吉利德已经在英国高等法院和欧洲统一专利法院起诉了中国的军事医学科学研究院,包括对其海外专利发起无效等,凸显在后新冠时代,中外在关键疫苗专利上的正面交锋。三是美国上诉法院在一起两家中国LED公司的专利案件中,对“On-Sale Bar”的问题再次作出裁决。四是中国电子标签的领军企业与其最主要的法国竞争对手Vusion公司持续多年的全球专利纠纷,似乎已经达成和解,双方不仅撤回了在欧洲的诉讼,在美国的也撤回了,其中汉朔科技在诉讼期间斥资900万元购买等欧美专利临时应对,并成功规避UPC的禁令经验,都将成为本案的经典。五是在美国专利商标局PTAB挑战专利上,京东方挑战光电科学的IPR请求未被受理,但是厦门Yealink挑战欧洲Barco的IPR获得了受理。六是晶科在UPC慕尼黑再次起诉了隆基侵犯专利,使用的是从韩国LG购买而来的专利。
7. 职场
本周全球的招聘岗位包括日立能源招聘欧洲专利律师,Sisvel招聘财务建模师与收益分析师,爱立信招聘全球争议解决组法律顾问,苹果招聘商标法律顾问,希捷招聘高级知识产权法律顾问,资管Burford Capital招聘专利律师。
8. 欧洲方面
欧洲专利局,本周发布了G1/25已经提交给扩大上诉委员会,该案将主要解决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与说明书不一致的情况,是否有必要对说明书修改以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保持一致的问题。这是继G1/23、G1/24之后,又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
UPC巴黎分庭,美国OpenAI等多家企业被法国数字内容认证企业起诉侵犯专利,背后直指美欧AI技术主权之争。
英国上诉法院,维持了Moderna公司EP`949化学修饰的mRNA专利有效,且认定等的新冠疫苗侵犯该专利。
UPC杜塞尔多夫法院,本周三在”Headwater v 三星”案中,法院以增加的内容为由撤销了欧洲专利EP3110069,侵权诉讼被驳回。
9. 美国方面
反垄断,在“EPIC v ”的反垄断案中,谷歌上诉失败。
PTAB,美国专利商标局周四发布了一份备忘录,改变了IPR的提交要求,根据新要求,增加了无效请求的检索、请愿书等,包括背景技术AAPA等,对专利权人是利好。
PTAB,挑战Neural AI专利未被受理,理由之一是双方之前合作时,英伟达就知道该专利。
10. 其他国家
印度德里高院,在一份判决中做出“禁仲裁令”,其做法的 合理性引发全球律师界热议。
印度专利局,发布了《2025年计算机相关发明审查指南》。
巴西,巴西专利商标局就已知产品新用途公开征求意见。
俄罗斯,在一起奥西替尼案中,显示出反垄断局在医药专利纠纷中的作用。
11. 专利无效、交易
OPPO向诺基亚,转让数百件专利,这被认为是双方之前和解协议的一部分。
“自拍杆第二”的昆山全方位,一件专利因上下位概念能否享有优先权的无效决定案例。
三星SDI从博世,买入三件锂电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