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自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已走过漫长道路。当年,他站在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身旁,宣称“诸多世界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美俄两国的共同意志”。
本周,梅德韦杰夫以近乎克里姆林宫“代言人”的姿态,在特朗普暗示将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后,两次暗示唐纳德·特朗普政府正将美俄推向战争边缘,还对俄罗斯的核能力发出警告。
虽说梅德韦杰夫身为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并无实际行政权力,但他上周的言论依旧引发轩然大波。
上周四,梅德韦杰夫在Telegram上发文,让特朗普设想一下世界末日题材的电视剧《行尸走肉》,还提及苏联具备发动自动核打击的能力。
上周五,美国总统作出回应,下令将两艘核潜艇调往“合适地区”。
这场小冲突发生在特朗普为普京设定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新期限,并威胁若不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实施制裁之后。显然,克里姆林宫不太可能接受这一最后通牒。
如今的梅德韦杰夫,身形与42岁当选俄罗斯总统时已大不相同。他拥有律师资格,与安全部门毫无关联,这与曾是克格勃特工的现任领导人弗拉基米尔·普京截然不同。和普京不同,他对互联网颇为适应,同样,他也渴望推动俄罗斯经济现代化,解决腐败问题。
然而,他的总统任期被视为权宜之计,是普京绕过宪法限制、继续掌权的一种手段。
自2012年辞去总统职务,让普京重新上台后,梅德韦杰夫从相对自由的技术官僚,转变为超级民族主义者,通过发布挑衅性的社交媒体帖子嘲讽俄罗斯的对手。
只需将他2009年接受采访时所说“俄罗斯需要在各个层面与西方建立良好、发展的关系”,与5月份的言论对比:“特朗普说普京‘玩火’,还说俄罗斯发生‘非常糟糕的事情’。我只知道一件非常糟糕的事——第三次世界大战。我希望特朗普明白这一点!”
这种转变似乎始于他总统任期之后,当时梅德韦杰夫开始重新定位自己,努力维持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的信任。
2012年,他告诉立法者:“他们常跟我说,‘你是个自由主义者’。我可以坦率地说,我从未有过自由主义信念。”
担任总统时,梅德韦杰夫曾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腐败程度绝对不可接受”。但后来担任总理时,他成为反对派人物阿列克谢·纳瓦尔尼反腐败基金会的调查目标。该基金会声称,他在俄罗斯各地积累了一个由豪华房产、豪华游艇和葡萄园构成的“腐败帝国”。
梅德韦杰夫的发言人娜塔莉亚·季马科娃驳斥了这项在YouTube上迅速获得1400万次观看的调查,称其为“宣传闹剧”,但梅德韦杰夫还是成为街头抗议的目标。
2020年,他突然辞去总理职务,普京随即启动宪法改革,以巩固对权力的掌控。
此后,他坐在安理会席位上,对乌克兰人和西方领导人发起一系列排外且具攻击性的言论攻击。梅德韦杰夫在Telegram上拥有170万订阅者,还有俄语和英语的X账户,总粉丝量近700万。
俄乌战争爆发后,梅德韦杰夫将基辅领导层称为“在罐子里滋生的蟑螂”。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次演讲中,梅德韦杰夫展示了一张将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描绘成布偶的图片,并呼吁“摧毁基辅新纳粹政权”。
他常让人联想到纳粹主义的幽灵,今年还称德国新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建议对克里米亚大桥发动袭击。纳粹,三思而后行!”
他毫不畏惧地挥舞“核大棒”,2022年他表示,“惩罚一个拥有最大核能力国家之一的想法是荒谬的,这可能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
梅德韦杰夫还热衷于人身攻击。上个月,他在社交媒体发帖警告特朗普:“别走瞌睡乔的老路”,这里指的是特朗普自己对前总统乔·拜登的描述。
分析人士称,尽管梅德韦杰夫言辞怪异,但他在克里姆林宫的信息传递中扮演着经过深思熟虑的角色。
战争研究所表示,他被用来“放大旨在煽动西方决策者恐慌和恐惧的煽动性言论”,作为“自上而下、协调一致的克里姆林宫信息战略”的一部分。
不过,评论员认为,不应从字面理解他的言论。
谈到本周的美俄“口水战”,昆西负责任治国方略研究所的阿纳托尔·利文将梅德韦杰夫的言论和特朗普的回应形容为“纯粹的作秀”。
利文说:“过去三年,俄罗斯并未使用核武器,显然不会因美国新一轮制裁就发射核武器。”
早在2009年与奥巴马的新闻发布会上,梅德韦杰夫还是一位自信满满、刚上任的总统,他觉得自己不只是普京的“替身”。他当时说:“我们确实拥有主要核武库,我们对这些核武库负有全部责任。”
十六年后,他获得了挑衅者的“自由”。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