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又增投114亿!可控核聚变赛道进入重要“窗口期”?

   日期:2025-08-11    作者:7rdwe 移动:http://xz3.paiqr.cn/mobile/quote/150.html

成渝未来产业招商智库产研团队注意到,全球核聚变产业正迎来“技术突破加速、资本密集涌入、政策强力支持”的共振期,形成中美主导、多技术路线并行的竞争格局。据全球咨询公司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统计,2024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为3314.9亿美元,并预计以5.9%的增速到2025年达3511.1亿美元,并有望在2029年达到479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1%


从技术路线来看,核聚变主要分为磁约束、惯性约束和引力约束三种。其中,磁约束里的“托卡马克装置”是目前最成熟的,全球一半以上的聚变装置都用它。原理其实不复杂,用超强的环形磁场,把高温等离子体“关”在真空室里,创造出核聚变需要的条件。举几个代表性的例子: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作为全球最大核聚变合作计划,ITER是能够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托卡马克装置,相当于一个巨型“人造太阳”——模仿太阳的核聚变过程,把氢的同位素变成氦,释放巨大能量。该计划由欧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共同资助。中国2006年就加入了,承担了近10%的采购包任务。而我们正在搞的CFEDR,就是衔接ITER和聚变示范堆(DEMO)的“中间桥梁”。


东方超环(EAST):是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人造太阳”,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1月20日,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世界纪录,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另一条路线叫惯性约束,简单说就是用高能激光或粒子束,瞬间把燃料靶丸压小、加热,让它在极短时间内“点火”聚变。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NIF)是该领域的代表,于2021年首次实现了能量净增益。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各国都把核聚变当“国家大事”。美国想2035年搞出全球第一座核聚变电厂;欧盟砸了50亿欧元支持ITER后续研究;中国更将其列为“十四五”重点未来产业,通过设立“核聚变”本科专业(2026年招生)、上交所搭建资本对接平台等,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