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腾不息的浪涛之上,中老缅泰四国执法艇列阵巡航。甲板上,一位短发利落、目光如炬的女警正凝神聆听中方指挥长的话语,随即以清晰流畅的老挝语向老方指挥长转述。她是马亚婷——云南省公安厅水上巡逻总队的老挝语翻译。当人们惯常将警察形象定格为铁骨硬汉时,她与众多女警战友以藏蓝为甲,以专业为刃,在国境线上绽放出刚柔并济的别样芳华。
语言为桥:湄公河上的外交先锋
“作为一名执法队员,我感到很自豪。”这句朴素宣言的背后,是马亚婷十年如一日的专业深耕。自2013年从云南民族大学老挝语专业毕业投身警营,马亚婷便以语言为桥,将自己锻造成湄公河联合执法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
100余次联合巡逻的“活词典”:从激流险滩上的查缉行动到惊心动魄的案件协作,都有她与男队员并肩冲锋一线的身影。外方人员足迹所至,必有她如影随形的翻译保障——即便餐叙间隙,亦时刻待命。
300余场国际会议的“传声筒”:从四国指挥官联席会到部长级对话,她以精准表达化解语言壁垒。2017年,她在《中老建立边防三级联系机制备忘录》关键文本核稿中字斟句酌,为执法合作筑牢法律基石。
700余份往来函件的“转换器”:部局级公函、跨境案件文书经她之手化为合作纽带。2020年,她主动联络老挝警方并翻译文本,促成《中老打击跨境犯罪行动协作备忘录》落地,让语言化为打击犯罪的实战利器。
当一枚“中老缅泰四国公安部长联名表彰”奖章佩于胸前——作为当年总队唯一获此殊荣的女性,她让世界看见了中国女警的专业高度。
柔肩铁骨:双警之家的无声勋章
荣耀的另一面,是双倍的责任与牺牲。马亚婷与同队老挝语翻译保勇成结为伴侣,藏蓝色警服成为他们最深的羁绊,也划出一道现实的“银河”。
湄公河上的“守望者”:丈夫常年境外执行任务,她独自支撑家庭。每月一次联合巡逻执法行动的短暂见面,成了这对“湄公河警界牛郎织女”唯一的团聚时刻。
深夜灯下的“多面手”:白昼履职于国际执法前线,夜晚则化身“超人妈妈”——抚育幼子、照料老人,将疲惫与压力悄然咽下,只为让丈夫心无旁骛守卫国门。2023年,这个以理解与坚韧写就的家庭故事,在被云南省公安厅授予“最美家庭”称号后,又被评选为云南省“最美家庭”。
她的刚强,在每一次独自面对生活难题时淬炼;她的柔情,在对爱人事业无条件的托举中闪光。这道“藏蓝银河”,丈量着一位女警对家与国的双重忠诚。
薪火相传:从翻译官到“播种者”
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马亚婷将个人特长转化为团队战斗力,实现从“专业尖兵”到“人才孵化者”的华丽转身。
50份作业背后的“严师慈心”:2020年总队启动老缅泰语培训,她主动扛起老挝语教学重任。深夜哄睡孩子后挑灯备课成常态,每天50份作业逐一批改,一词一句反复讲解十余遍而不厌。
警务翻译的“薪火传承”:她倾囊相授,从老挝语基础发音到外事纪律、警务术语,手把手带教新人。她坚信语言能力是执法的延伸,一批具备基础老挝语能力的复合型民警在她的浇灌下成长起来,为总队国际化执法储备了关键力量。
初心如磐:新时代的“湄公河卫士”
从青涩学子到警队骨干,马亚婷始终以行动诠释“湄公河卫士”的深刻内涵,在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工作中始终斗志昂扬、激情饱满,以“中国警察”为荣,时时保持严谨作风、处处带头做先锋表率。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执法环境,马亚婷持续精进,以“铁一般的过硬本领”自我鞭策。从翻译专家到培训导师,再到疫情中的联络枢纽,角色在变,守护湄公河安澜的初心始终如一。
马亚婷,是云岭大地万千警营玫瑰的缩影。她以藏蓝为甲,以专业为刃,在湄公河的惊涛与生活的细浪间从容起舞。她的故事诉说着——新时代的中国警察力量,既有雷霆出击的锐不可当,亦有润物无声的智慧与温度。
当联合巡逻的汽笛再次划破长空,马亚婷的身影依旧挺立在船舷。她与奔腾的湄公河互为见证:忠诚无声,却能在千重浪里筑起最坚固的和平堤坝;奉献无形,却能在国门之外绽放最动人的希望之花。这朵“藏蓝玫瑰”的绽放,是对“巾帼担当”最磅礴的诠释,亦是对所有坚守国门、不负藏蓝的“她力量”,最深情的礼赞。
云南网记者赵岗
(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