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638682.jpg" />
为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切实推动强制报告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大通县人民检察院“花开北川”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以“强制报告宣传月”为契机,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积极开展多场景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各界对强制报告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638372.jpg" />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638502.jpg" />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理论+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多部门深入学校、社区、医院等场所,面向不同群体进行精准化宣传培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设置咨询台等形式,广泛宣传强制报告制度,旨在提升相关主体责任意识与报告能力,凝聚社会共识,构建起及时发现、报告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固防线,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
聚焦关键群体,开展专题培训“提能力”
大通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联合第三方心理咨询老师走进大通县桦林乡,开展“强制报告+防性侵教育法治护航”宣传活动,检察官面向各村妇女干部、群众通过案例分析、条文解读等方式详细讲解强制报告制度的适用场景,明确妇女干部在发现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疑似遭受侵害或面临危险时的报告义务,介绍省检察院“未爱守心”强制报告平台,指导大家如何准确识别需报告情形、规范报告流程,确保及时传递有效信息,发挥基层妇女干部贴近群众的优势,筑牢乡村保护防线。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9/01/142639672.jpg" />
借助第三届法治夏令营平台,未检检察官在开营仪式的“初识检察院”环节向参与活动的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带队老师宣传强制报告制度,后通过互动游戏、情景剧等生动形式,让孩子们了解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可通过哪些渠道寻求帮助,让监护人、教师知晓发现涉未成年人不法行为时的报告责任,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保护合力。
拓宽宣传渠道,营造社会氛围“广知晓”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通过“大通检察”微信公众号、法治副校长微信群、学校家长群等渠道,持续推送强制报告图解、普法文章等,营造了“保护未成年人人人有责”的浓厚社会氛围,鼓励广大群众积极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吹哨人”。
深入一线,面对面宣讲“零距离”
组建宣讲小分队,利用县域内有影响力的“杨毛吉工作室”,深入部分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面对面、小范围的微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基层工作者、家长及青少年群体讲解强制报告的重要性,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解答疑问,让制度规定从“纸面”走近“群众”,切实增强了群众对强制报告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此次强制报告宣传周活动,进一步压实了各相关单位的报告责任,提升了强制报告制度在县域内的知晓率和影响力,初步形成了社会公众关心、支持未成年人保护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大通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把强制报告制度宣传与落实作为未成年人检察的重点内容,不断完善线索受理、移送、反馈机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作联动,加大监督力度,对不履行报告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督促纠正,确保强制报告制度真正成为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护孩子免受伤害的强有力武器,用法治阳光照亮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为建设平安大通、幸福大通贡献检察力量。(徐鲁梅 秦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