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单位成东城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北京中小学将有劳动教育“清单”

   日期:2025-09-07     作者:8p18v       评论:0    移动:http://xz3.paiqr.cn/mobile/news/498.html
核心提示:为深度挖掘社会资源,深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场域,此次东城区携手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海关博物馆、中国宋

为深度挖掘社会资源,深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不断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场域,此次东城区携手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海关博物馆、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中华书局等13家社会资源单位,共同开展劳动教育,并将这13家单位作为区域首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基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博物馆希望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内容和空间。”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社教部主任燕京表示,未来,将基于劳动实践内容,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的方案,加强与学校的紧密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体验。


现场,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小学技术教研室主任,北京市教育学会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孟献军就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印发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编制与实施说明》,进行了全面解读和详细指导。


《说明》中强调,劳动教育清单是劳动课程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延续,主要内容应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北京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的编制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导向的正确性、编制的科学性、内容的系统性、任务的适切性、协同性和延续性,落实的实效性。


“《说明》对学校编制既符合标准又具有校级特色的劳动教育清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学生可以围绕学校制定的劳动教育清单,利用自己所学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本领,产生自发的劳动意愿和服务意识,规划劳动行为,体现为他人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孟献军说。


“学校围绕《说明》,也创新实施了‘四个一’劳动实践清单。”史家胡同小学副校长韩巧玲表示,“四个一”包括组织学生参与一次与普通劳动者的深度交流,制定一份家校共育的日常生活劳动承诺书,引导学生完成一件满足生活需求的自造品以及加入一个参与劳动志愿服务团队。“学校贯通了课内外、校内外劳动教育全过程,促使学生从课堂走入真实生活,运用技术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感受劳动的价值。”


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王攀出席活动并讲话,他指出,一直以来市教委高度重视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课程建设,强化条件保障,打造新时代具有首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他强调,要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推进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劳动教育重要意义;二是要注重顶层设计,提高劳动教育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凝聚家校社合力,积极拓展劳动教育途径和资源;四是要聚焦市区校三级联动,加大劳动教育支持保障力度。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最新资讯
0相关评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推荐图文
最新资讯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