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评】渭南乡村“大戏”不断

   日期:2025-08-19    作者:5n535 移动:http://xz3.paiqr.cn/mobile/quote/316.html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2025年以来,全国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各地因地制宜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渭南则通过文体搭台+文化赋能+经济唱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音乐派对、演唱会、村BA、马拉松......乡村文体旅“大戏”不断上演。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8/19/101723692.jpg" />

临渭葡萄音乐节现场  图片来源:渭南文旅

八月的热浪裹挟着葡萄甜香,渭南葡萄产业园第六届音乐季暨美食嘉年华拉开帷幕。动感DJ点燃气氛,流行乐声流淌田间;美食区烧烤与葡萄汁飘香,孩童嬉闹声散入夏夜——这场“音乐+葡萄+美食”的聚会,恰是农旅融合的鲜活切片。

这不单单是一场音乐狂欢,更是推广葡萄产业、促进农旅融合的重要窗口。据介绍,临渭区葡萄种植面积26万亩,全产业链产值105亿元。当音符在葡萄架间跳跃,“临渭葡萄”品牌已悄然长成助农增收的“黄金藤蔓”。

时间倒回樱桃熟透的五月,桥南镇的“樱桃+音乐+旅游”活动迎来3万游客,采摘园里果篮渐满,创意集市上草编与柿子醋留住乡愁,星空下的音乐派对里,300万元消费活力从田间涌向民宿与餐桌。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8/19/101724322.jpg" />

六月底,华山之巅·云端妙音”演唱会传来苍劲老腔,艺人们以《关中古歌》的铿锵之音,将关中历史揉进非遗的粗粝质感,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展现了关中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让观众领略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

今年,渭南将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十大行动列为政府工作重点任务。推出系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持续优化文旅市场发展环境,创建文化旅游名镇名村10个以上,全年接待旅游人数、旅游总花费分别增长7%和9%以上。渭南正以乡村音乐节为笔、文旅融合为墨,向着产业兴、文化盛、生态美的未来稳步迈进,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8/19/101724502.jpg" />

图片来源:新华网

8月8日,孝义镇的锣鼓惊飞宿鸟。第三届“村BA”赛场,7支本土队伍与8支社会队伍激战正酣,将进行为期15天的激烈角逐。本届“村BA”,以篮球为纽带,形成“体育搭台、多部门唱戏”的格局:商务局携家电汽车下乡,人社局送岗位到村口,农产展台飘起醪糟香——一场球赛,织就多部门联动的惠民网络。

这座“篮球之乡”的赛事基因由来已久:作为渭北有名的“篮球之乡”,孝义镇自2023年起连续举办两届“村BA”,前两届吸引超800万人次观赛,带动8万游客到访;崇凝镇红色徒步赛串起历史记忆;澄城县篮球联赛中,擦汗的果农笑言“打球拉近了邻里情”,印证着“一场赛事带火一片乡野”的魔力。

当哨声在富平、白水等地相继响起,“每天锻炼一小时”渐成新风尚。体育化作无形的纽带——聚人气、兴产业、促振兴,让渭南乡村的脉搏越跳越强健,更让体育真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 “加速器”——以赛事聚人气、以人气兴产业、以产业促振兴,渭南大地上,文旅消费的新动能正不断涌流,乡村振兴的画卷正愈发斑斓。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8/19/101724922.jpg" />

演出团在吉安城村演出,台下围满了观众

夏夜蝉鸣中,澄城县冯原镇吉安城村的纳凉夜市被秦腔点燃。陕西创新彩悦演出团锣鼓一响,《天下父母心》等大戏轮番登台,高亢的唱腔穿透夜幕,将宁静村落化作沸腾戏场。台下老人闭目轻和,孩童屏息凝神,唱到酣处满场喝彩如浪——这方小小戏台,正托起乡村最鲜活的夜晚。

当戏韵漫过田野,渭南的乡土舞台愈发宽广:富平县持续推动“送戏下乡”,一出出经典与新创剧目在多村多镇轮番上演;白水县组织民间剧团深入乡村,展开多场巡演;临渭区更让秦腔走进桃花源景区,游客驻足间,山水与戏韵浑然天成。

戏曲下乡,只是渭南市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公共文化服务也积极作为,为乡村文化注入全新活力,与戏曲下乡共同奏响乡村文化振兴的激昂乐章。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8/19/101724352.jpg" />图片来源: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

渭南市借助“四送六进 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下乡之花在乡村盛放。临渭区创新公益电影“赶大集”,“公益电影+文旅融合”嵌入景区活动,盘活文旅消费,精准服务群众;华阴市图书馆开展“读书进乡村”,为镇村居民送精神食粮、提供多元阅读服务;富平县2025年暑期“四送六进”活动进社区,书画培训添彩假期,推动社区文化繁荣、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据统计,2024年在全市开展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达3万场次,推动优质文化资源持续向乡村下沉。

渭南更将扩大公共文化供给纳入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持续发力:开展文化惠民走基层活动3万场次,同步打造10处文商旅融合聚集地,新增3座县级博物馆,为乡村文化振兴搭建起更坚实的传承载体与发展平台,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当锣鼓铙钹在千村万落响起,文化的根须已深扎沃土,化作滋养乡村振兴的“流动活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乡村的未来发展开启了充满希望的新征程。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xz3.paiqr.cn/file/upload/202508/19/101725522.jpg" />

图片来源:渭南宣传

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回望,渭南乡村的蝶变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注脚。从葡萄音乐节的产业融合到体育赛事的活力迸发,从千年戏曲的当代传承到公共文化的润心赋能,这不仅是地域发展的生动缩影,更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以文化铸魂夯实“三农”根基,以产业融合激活发展动能,让乡愁可寄与共同富裕同行。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收藏 0评论 0
0相关评论
相关最新动态
推荐最新动态
点击排行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00184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