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日,特朗普政府突然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较此前平均2.4%税率暴涨逾十倍。这一政策直指印度对美458亿美元贸易逆差及印度持续购买俄能源的行为,使两国从“亲密盟友”滑向贸易战边缘。
一、关税大刀为何砍向印度?
经济账:贸易逆差与高关税积怨
特朗普指责印度长期对美国商品征收平均17%的关税,汽车领域尤为苛刻——4万美元以下进口车税70%,4万美元以上达100%,严重阻碍美车企进入。非关税壁垒如数字服务税、复杂检测流程,更让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飙至458亿美元。
政治账:俄乌冲突下的“站队”矛盾
印度35%的石油和45%的军购依赖俄罗斯,被特朗普视为“间接支持俄乌冲突”。8月4日,他进一步威胁加码关税,痛斥印度“转售俄油牟取暴利,忽视乌克兰局势”。印度因此需额外支付一笔“惩罚性费用”,金额未公开。
二、印度的三线反击:硬刚与自救并行
经济反制:7.25亿美元关税清单回击
印度火速向WTO提交报复清单,计划对美国农产品、医疗设备加征15%-25%关税,同时加速降低对美出口依赖——目标两年内从18%降至12%。制药、IT服务、珠宝等支柱产业首当其冲,880亿美元对美出口面临冲击。
能源突围:“分层脱钩”保供稳价
国有炼油厂暂停俄油采购,但信实工业等私企继续执行长期合同;同步拓展中东和非洲油源,力争2026年非洲原油占比达30%。俄媒分析,印度若弃用廉价俄油转向高价油源,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莫迪政府“退无可退”。
外交博弈:揭穿美欧“双标”
外长苏杰生强硬表态“国家利益至上,绝不妥协”,外交部更直指美欧虚伪:2024年欧盟与俄贸易额达675亿欧元,美国持续进口俄核材料、钯金等,“批评者自身才是俄贸易最大客户”。
三、全球震荡:市场暴跌与产业链重构
金融市场瞬间蒸发
政策生效后,印度卢比半小时内贬值1.2%,Nifty 50指数单日暴跌2.3%,美国道指跟跌0.8%。
产业链紧急避险
苹果公司加速将iPhone产能撤出印度转向东南亚;巴西、加拿大、欧盟酝酿对美报复性关税,全球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美国本土企业如福特、宝洁成本激增,通胀压力或于2025年底爆发。
四、战略裂痕:从“伙伴”到“对手”的蜕变
农业僵局无解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但印度数亿农民生计攸关,莫迪断然拒绝。特朗普被曝因谈判僵局“深感沮丧”,2月白宫款待莫迪的“蜜月期”彻底终结。
地缘博弈白热化
特朗普意图打压印度在“金砖国家”中的影响力,印度则加速推进“去美元化”合作。莫迪紧急呼吁民众“买国货”,称“推广印度制造是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关键”。
结语
这场关税战撕碎了美印“战略伙伴”的华丽外衣。经济上,两国企业与消费者将共同吞下苦果;战略上,印度加速“向东看”,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已成定局。当特朗普扬言“即使印度经济崩溃也不在乎”时,所谓盟友关系早已名存实亡。未来若矛盾持续激化,全球经济秩序或将迎来更剧烈的重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