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0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工程学院“语海扬帆”推普实践团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以航海特色为依托,深入钦州市灵山县平山镇灵家村及周边城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航海专业特色与推普工作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蓝色动力”。
进行心肺复苏演示。杨显宁摄
结合钦州市灵山县近水临村的地理特点,实践团发挥航海专业优势,开展“水上安全与防溺水”专题宣讲。志愿者们用标准普通话详解近海、河流等危险水域的识别方法,现场教授仰漂、抽筋自救等实用技能,讲解安全乘船注意事项、救生圈使用规范等航海安全知识。在技能实操环节,志愿者展示了救生浮具、信号弹等简易救生设备模型,现场教学演示心肺复苏、航海旗语操等技能,通过情景问答、模拟救援等互动形式在欢乐氛围中进一步学习自救互救本领。
进行海洋知识宣传。杨显宁摄
实践团为乡村儿童打造的“航海主题课堂”亮点纷呈。志愿者们通过“郑和下西洋”故事讲解规范发音,借助“航海术语绕口令”训练口齿清晰度;在“航海科技小讲堂”上,以普通话趣味讲解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探索海洋奥秘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此外,“我是小小航海家”故事分享会,鼓励孩子们用普通话讲述心中的航海梦,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书画游戏,让孩子们把烦恼写在纸上装入“漂流瓶”,再用普通话分享感受。
开展“推普+电商”直播助农活动。杨广权摄
在平山镇灵家村茶叶基地,实践团成员化身主播,用流利的普通话开展电商直播带货。团队前期深入调研茶叶种植环境、制作工艺,结合航海文化设计“茶香航海路”产品故事,通过直播间向网友讲述茶叶从山间到舌尖的“旅程”。开设“航海+电商”培训班,围绕农产品推介、网络直播等场景强化普通话表达训练,结合船舶货物推介技巧,指导学员如何用普通话清晰描述产品特点、回答客户咨询。
在平山镇红色革命纪念馆,实践团成员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那段用乡音唤醒民众、用热血捍卫信仰的峥嵘岁月。在革命烈士黄式高故居,聆听英烈以方言传播真理、组织游击斗争的故事,集体诵读其“为劳苦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通过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成员们深刻理解了红色精神的传承意义,进一步坚定了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
合影。杨广权摄
此次实践活动中,为让推普工作更精准,实践团深入乡村、社区、集市,走访60余户人家。调研覆盖基层干部、青壮年劳动力、老人、学生等群体,重点了解普通话使用现状、学习意愿及障碍等。实践团成员表示,他们将持续发挥航海专业优势,把推普实践工作推广到平陆运河沿线的更多乡村,让普通话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导航系统”,让普通话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让航海文化在服务基层中绽放光彩。(王虎平 李英)